5月,初夏的西宁乍暖还寒,新冠疫情再次侵袭夏都。为了全市抗疫工作的需要,西宁所有医院的医务人员都立刻冲上抗疫最前线,和各行各业的人员一起投入到抗击疫情一线的工作中。院内少量留守的医务人员也承担起了比往日更多的工作。他们不仅要做好院内的疫情防控工作,还要保证日常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因为生命安全是一道坚决不能退后的防线。也就在这样的特殊时刻,青海红十字医院小儿外科、新生儿科、麻醉科医务人员组成的技术团队,也为一名在疫情期间出生的新生儿挽回了宝贵的生命。
这名新生儿叫小豆豆,是医务人员对作为双胞胎之一的哥哥的称呼,小豆豆正如名字一样出生时体重只有1060克(与弟弟相比体重少于20% 血色素低于于50g/l)。诊断为双胎输血综合症(TTTs),通俗地讲这个病是指两个相同遗传基因的胎儿生活在两个房间却共同使用一个胎盘。当宫腔内某一胎儿(供血儿)将血液源源不断输送给另一胎儿(受血儿)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症状称为双胎输血综合征)。
当新生儿科医生接到这名新生患儿时发现小豆豆几乎已经没有力量呼吸了。所以在接诊后第一时间进行气管插管,帮助小豆豆呼吸,同时从气管内注入帮助肺泡张开的药物(固尔苏),在最短时问内保障生命。随后的血气分析检查也发现小豆豆体内的乳酸值也飙升到高值,说明体内已经有严重的代谢产物堆积。小豆豆存在严重的多器官功能障碍,随时可能出现多器官衰竭,命在旦夕。在经过新生儿科医生、护士的共同努力后,最终把孩子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各项生命指标也趋于正常。
2022年5月17日,对于小豆豆是个极不平常的日子,一大早手术室和小儿外科的医护人员共同将小豆豆护送进手术室。“手术间温度正常,复温毯温度正常,手术器械备齐消毒合格患儿ID…….”。随着专业而有力的核对声在手术间响起,各项麻醉及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快速有序的进行着。“动静脉穿刺置管完毕,可以准备消毒”为患儿术中生命安全保驾护航的麻醉医生快速报告着术前准备的进展。要知道在小豆豆纤细的动静脉上穿刺并将输液管置入进去可是一件非常考验麻醉医生穿刺水平的操作。而动静脉置管对于小豆豆在手术中的各项生命指标监测及纠正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难的一步。这个好消息无疑给了团队一个好的开端和信心。
在随后的手术过程中医生发现由于缺血缺氧的打击,小豆豆的肠子出现了好几处穿孔和缺血病灶,大家经过仔细的手术处理,将坏死的肠管切除并做了肠管吻合。经过一个多小时紧张的手术,小豆豆的手术终于圆满完成了。
术后小豆豆被留在监护病房进一步治疗,经过治疗小豆豆的术后各项指标都在好转,当天就脱离了有创呼吸机,目前小豆豆病情稳定,正处在继续巩固治疗中。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虽然新冠疫情肆虐,但大家团结一心,齐心协力战疫情的勇气和决心,让我们有抗击疫情最有利的拳头,也有保护新生命最温暖的爱心。经过全城接力和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我们坚信小豆豆将战胜病魔,而我们也终将击败病魔,换人们一个晴朗和谐的世界,只要努力,未来皆可期。
供稿:李成棽
审核:李南飞 刘明 李翔